
一名20多歲男性日前因雙腳腳踝、腳掌疼痛和雙下肢無力就醫,經醫師問診確定該男在緬甸工作,返台後有發燒和全身痠痛,經採檢確診是「屈公病」。醫師指出,屈公病也是蚊子叮咬感染,包括「新生兒出生時感染、65歲以上年長者、患有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史者」若感染可能會病況嚴重。
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感染科主治醫師黃馨慧指出,該個案在緬甸工作,前一日剛返台,三周前有發燒、全身痠痛且出疹,檢查後雙下肢骨頭並無異常,皮疹已消退,由於同事也有一樣類似症狀,因此幫他通報及採檢登革熱及屈公病,最終確診屈公病。
黃馨慧說明,屈公病在台灣是第二類法定傳染病,主要是被帶有屈公病毒的蚊子叮咬而感染,但人不會直接傳染給人,可傳播屈公病毒的病媒蚊主要為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,疫情主要分布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、亞洲及南美洲等熱帶及亞熱帶地區,但由於交通發達等因素,流行區已逐漸擴大。
屈公病發病初期症狀和「登革熱、茲卡病毒」感染症很相似,症狀有發燒、關節疼痛或關節炎、頭痛、噁心、嘔吐、疲倦、肌肉疼痛或皮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