栢馥新知

27
Mar 2025
急性期也能快速消腫!「INDIBA英特波」新電波療法 復健治療新選擇
分享:

隨著現代人平均壽命延長以及對體能與健康的要求,各種慢性使用的疲勞問題和長久未癒合的運動傷害一一浮現,傷害造成後若沒有立即處理,就容易導致患處長期發炎,最終停止修復,使組織逐漸纖維化與沾黏,使治療難上加難。

真的只能靠消炎藥與止痛藥緩解疼痛嗎?超越復健科診所院長王薏茜醫師表示,現在診所常見的多為中老年自我修復能力不良,或運動傷害的患者。一般急性期的患者需積極消炎與消腫,大多數皆能自然痊癒;當患者進入亞急性期,代表本身修復能力較差,表面看起來沒事,但實際一動又會疼痛不已,需進行進一步的積極治療;而最終進入慢性期階段,便已不光是患處本身造成的疼痛,還有未痊癒的舊傷引發的代償導致牽連周遭組織,例如腳踝長期受傷使得小腿側面與後方都感到疼痛與沾黏,此類的連帶代償性傷害。

以往在急性期時,一般人只能選擇比較消極的方式,例如服用消炎止痛藥或類固醇,然而部分民眾或運動員會擔心服用消炎藥造成胃與腎的負擔,或是影響傷口的癒合而乾脆選擇不吃。然而現在對於急性疼痛或慢性疼痛的患者,除了口服消炎藥、打消炎針或冰敷外,還有新的「INDIBA英特波」電波治療,能改善棘手的發炎腫脹問題。

針對不同症狀的患者,給予正確的療程方針建議INDIBA英特波是種能量性質深透的單極電波,有消腫模式和活化模式,對於正在發炎中或已停止修復的患處,都有不錯的改善效果。一般亞急性期通常都是癒合不良,好發於老人家或是傷還沒好又再次受傷的患者,目前市面上的治療方式,主要分成能量治療與注射治療,一般健保儀器如短波、微波、超音波等都是屬於供結組織能量的儀器治療,然而當身體本身的組織修復已經停滯,即使供結組織能量也很難再重啟修復,這時便會選擇增生注射治療或震波,透過化學或物理性的刺激重新啟動修復活性,再更直接的便是使用PRP這類的生長因子治療直接提供患處修復的訊號。

而目前最新的電波技術INDIBA英特波則介於PRP與震波之間,可以提供組織相當高的能量,但因為獨特的448千赫茲波長可以直接刺激幹細胞,也可以啟動修復活性,治療當下僅會有溫熱感,較不會產生如震波或PRP治療後發炎疼痛的情況,結束後也不需要休息可立刻上場,非常適合追求療程舒適度又需要馬上進行活動的患者。

「聽得懂自己身體的語言其實很重要。」超越復健科院長王薏茜醫師笑說,「許多人有經驗了,知道自己肌肉開始緊繃快要受傷,就會來做像是INDIBA這類的保養。」至於是否所有人都適合做,王薏茜醫師解釋,INDIBA有兩種模式,分別為急性期適用的消腫模式,以及亞急性期和慢性期適用的活化模式,治療參數也有很高的可調性,像是腳踝或大腿拉傷、下背痛、開刀術後沾黏、疤痕纖維化等症狀,皆能接受INDIBA英特波療程,「許多病人無法分辨自己是屬於慢性還是急性疼痛,醫師就要謹慎評估,但通常選對治療模式、調對治療參數,有八成的患者都會有很好的改善。」

急性期也能快速消腫!「INDIBA英特波」新電波療法 復健治療新選擇

除了治療患處外,更講求骨骼、肌肉與運動動作的整體平衡進入慢性期疼痛的患者,由於肌肉已產生代償動作,除了需處理患處本身的問題外,還需做動作的調整訓練,矯正一直以來錯誤的肌肉使用習慣,才能治標又治本,「像肌肉受傷結痂,會讓肌肉變得很短、彈性不好,容易慢性拉傷,若使用INDIBA就可以很快鬆開肌肉,把被拉扯到的關節復位,教他用比較正確運動使用姿勢。」

王薏茜醫師補充,判斷患者的狀態也是很重要的,若是深層組織受傷通常會配合超音波檢查,急性受傷的組織會看到積水與附近組織腫脹,而慢性的話則會看到纖維化和沾黏,待確認患者狀態後再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,才不會導致發炎更嚴重。

「INDIBA非常適合搭配徒手跟運動治療。」王薏茜醫師以開刀術後關節沾黏為例,「有些開刀後肌肉沾黏的患者,儘管骨頭本身沒有問題,但因肌肉動不了所以仍會感到疼痛,就可做INDIBA搭配徒手治療,鬆開緊繃的肌肉,效果會很好。」

急性期也能快速消腫!「INDIBA英特波」新電波療法 復健治療新選擇

患處發炎不可輕忽!三天沒明顯好轉,七天還在痛,要看醫生!至於到什麼樣的程度才需要就醫呢?王薏茜醫師表示,有發炎問題便一定要注意且須視情況治療,「發炎問題就好像有火在燒,對組織會產生長久的傷害。」若發炎久了,組織便會停止自我修復,最後便變成棘手的早發性退化,而現在大部分的老化與反覆傷害,其實都是組織修復能力不足的關係,不可不重視。

「受傷如果不休息、不治療的人,組織退化會加速,通常小傷三天就會好,若是中大傷也是七天要出現好轉跡象,且兩週內就差不多修復。」王薏茜醫師強調,若受傷三到七天內患處沒有好轉跡象,建議就可尋求醫師的幫助。

最後王薏茜醫師提醒,運動前的拉筋可以避免傷害,運動後的收操則能避免肌肉慢性疲勞,若有慢性發炎的狀況,不要想說「我可以忍!」而撐著不治療。現在能輔助組織修復的方法非常多,也並非每種療程都會導致刺激與疼痛,久傷不癒才可能導致更複雜的組織傷害,唯有持續聆聽身體傳遞的警訊,才能維持健康與活力。

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: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。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,進入醫療機構之網址(域)直接點閱者,不在此限。

非常歡迎您光臨「東森栢馥全健康服務中心 網站」 (以下簡稱本網站),為了讓您能夠安心的使用本網站的各項服務與資訊,特此向您說明本網站的「資訊安全及隱私權保護政策」(以下簡稱本政策),請您詳閱下列內容,以保障您的權益:

本政策適用範圍
  • 本政策適用於在您使用網站服務時所涉及的個人資料蒐集、處理、利用及保護方式。
  • 政策不適用於本網站以外的相關連結網站,也不適用於非本網站所委託或參與管理的人員。
個人資料的蒐集與運用
  • 單純於本網站之瀏覽及檔案下載行為,本網站不會蒐集任何有關個人之身分資料。
  • 為了提供您最佳的服務體驗,當您使用本網站之部分服務內容時(包括健檢預約及相關服務預約等),可能會請您提供必要的個人資料,如姓名、聯絡方式、電子郵件等,以利於提供服務。
  • 於一般瀏覽時,本網站會記錄使用者使用連線設備的IP位址、上網時間、使用的瀏覽器、瀏覽及點選紀錄等資料,此資料僅為本網站管理機關內部應用,做為增進本網站服務的參考依據,絕不對外公布,且本網站僅對全體使用者行為總和進行分析,並不會對個別使用者進行分析。
資訊安措施與資料之保護
  • 為確保本網站之安全,本網站主機均設有防火牆、防毒系統、入侵偵測系統等相關的各項資訊安全設備及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,加以保護網站及您的個人資料,並只由經過授權的人員才能接觸您的個人資料。相關處理人員皆受資訊安全及隱私保護規範之約束,確保個人資料的安全。
  • 如因業務需要有必要委託本網站相關單位提供服務時,本網站亦會嚴格要求其遵守保密義務,並且採取必要檢查程序以確定其將確實遵守。
網站對外的相關連結

本網站可能包含第三方網站連結,這些網站具有獨立的隱私權政策,不適用本網站的隱私權保護政策,您必須參考該連結網站中的隱私權保護政策。於您提供至該等網站的任何資訊,本網站概不負責。

個人資料提供予第三方的例外

本網站絕不會提供、交換、出租或出售任何您的個人資料給其他個人、團體、私人企業或公務機關,但有下列情形者除外:

  • 提供資料前已取得您同意。
  • 配合司法單位合法的調查。
  • 基於我們發覺您在本網站的行為違反本條款或有犯罪嫌疑者,必須配合執法單位進行調查時。
  • 善意相信揭露為法律需要,或為維護和改進網站服務而用於管理。
  • 為完成您要求的服務或產品必須提供個人資料給第三人或公司。
Cookie技術之使用
  • Cookies 是從網站傳送到瀏覽器,並保存在使用者電腦硬碟中的簡短資料。為了提供您最佳的服務,當您使用本網站服務時,本網站有時會在您的電腦上設定與存取 Cookies。
  • 您可以在 IE 的「工具-網際網路選項」的「安全性」,或 Firefox 的「工具-選項」的「個人隱私」,或 Chrome 的「工具-選項」的「隱私權設定」中選擇修改瀏覽器對 Cookies 的接受程度(包括:接受所有Cookies、設定 Cookies 時得到通知、拒絕所有 Cookies 等)。
  • 您可以透過設定您的個人電腦或上網設備,決定是否允許 Cookies 技術的使用,如果您選擇拒絕所有的 Cookies 時,可能會造成您使用本網站服務之不便或部分功能無法正常執行,敬請理解。
隱私權保護政策之修正

本網站隱私權保護政策將因應科技發展趨勢、相關法規之修訂或內部管理等因素進行適當修正,修正後的條款將刊登於本網站上。若您於任何修改或變更後繼續使用本網站,視為您已詳細閱讀並同意相關修改或變更。如果您不同意本政策之內容,或者您所屬國家或地域排除本政策內容之全部或一部時,您應立即停止使用本網站。

若您對本網站的隱私權及網站安全政策有任何提問或建議,歡迎隨時透過本網站提供的連絡方式與我們聯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