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全球癌症死亡45%可預防!吸菸、飲酒、肥胖最大宗
癌症是現代化國家人民主要死亡原因之一,也是全球重要公衛醫療課題,雖然醫學科技朝向精準醫療個人化發展,如何預防癌症發生仍與一般民眾切身相關。
發表在《刺胳針》的最新研究指出 ,從2019的各項統計數據,可避免的癌症死亡個案接近450萬例,佔全球癌症死亡人數44%以上,其中,抽菸、飲酒、身體質量指數(BMI)過高最有關係。
研究共同作者之一、加拿大公共衛生署監測與應用研究中心流行病學者Justin Lang表示,部份國家缺乏完整癌症統計與病歷資料,導致全球癌症人數及死亡數無法精準估計。研究團隊利用204個國家、350種疾病與死亡統計,分析34種造成死亡的風險因素,以及23種與癌症死亡有關的影響因子以探析差異。
結果顯示,2019年死於癌症的所有男性病人及三分之一以上的女性,都是死於可預防的癌症風險因素,包括吸菸、飲酒、不健康飲食、不安全性行為,以及職場環境中的石棉曝露有關。自2010到2019年為止,這些可預防的癌症風險因子造成的死亡數增加約20%,其中以過重(肥胖)增加幅度最大,特別是在低收入國家。
德國海德堡癌症研究中心的癌症流行病學家Rudolf Kaaks評論該研究表示,這項分析證實了許多小型研究的結果,再次突顯減少風險因子就能預防絕大部份的癌症的觀念。科學證據對世人發出的明顯警示:不要吸菸、不要喝過量的酒、不要超重(肥胖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