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指出,一名40歲女子確診第3期胃癌,致病的關鍵原因在於忽視「幽門螺旋桿菌」感染。他說明,在眾多胃癌的危險因子中,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被視為最重要的因素,研究顯示,約90%的胃癌患者曾感染此菌。他藉此呼籲民眾應透過早期篩檢與根除幽門螺旋桿菌,可有效降低罹患胃癌的風險。
劉博仁醫師在粉專PO文指出,胃癌是台灣常見的癌症之一,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,每年約有3700人新發生胃癌,其中男性發生率約為女性的2倍。而在眾多的危險因子中,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被視為最重要的因素,前述女患者就因忽視它,最終罹患第3期胃癌,所幸經過積極治療及調理,3年後恢復良好。
要預防胃癌,應從日常生活著手。劉博仁建議,首先要健康飲食,避免食用不潔食物與飲水,飯前便後勤洗手;少吃醃漬、煙燻、高鹽及燒烤食物,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。也要戒菸限酒,吸菸者得到胃癌的風險較非吸菸者高出2.52倍。另外,若有長期胃痛、胃脹、消化不良或食慾不振等症狀者,應及早就醫。